同“题”作文——旅游
新加坡奇幻漂流记
曹越
一场奇幻漂流是每个人的梦想,而我也经历了一场有组织的四天“奇幻漂流”,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被绿树环抱的国家,树木的枝杈延伸着,相邻的树木相接,就像是一把把天然的绿色大伞,阳光透过树枝交叉的缝隙,洒落下来,点点细碎的阳光配上天然的绿,梦幻之都。
(一)
马来,印度,华人,还有其他民族在这个绿意环绕的国家和谐相处,也造就了丰富的文化。
每天的餐食,我们都会去品尝不同民族的美味,娘惹族,马来族,中餐,西餐,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去感受这个国家的美食文化。最让我不能自已的应该是娘惹族里那用熬制许久的鸡汤所烹饪出的米饭,既有鸡汤的醇厚香味,又有米饭的柔软香甜,再配上各式的菜肴,简直是美味。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加坡的各个民族,我们更是去了小印度,甘榜格南,牛车水。小印度是晚上才去的,在夜空下行走,空气中充斥着各式的香水所散发出的令人沉醉的香味,各式的香水在空气中混合着,弥漫着,街边的人们坐在咖啡店旁,略显懒散却也舒畅。
甘榜格南里,印象最深的除了国王曾经所居住的豪华庭院,还有一座教堂,教堂的顶端类似于半球形,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小栅栏,金色的顶端,庄重又严肃,沉重浩荡的钟声在耳边回响,还有街边的画家……
牛车水是购物的圣地,最受人欢迎的是不一样的方便面。
(二)
我们以学生的身份来到新加坡,是一定要观摩学习的。
新加坡的历史,这个如今鸟语花香,就连在甘格榜南都随处可见鸟儿的绿色城市,曾经也是一片荒凉,战火连绵,新加坡的士兵却未经过正式的训练,是别国的帮助才带着新加坡走向如今的繁华。
新加坡的大学,南洋理工,国立大学,都是世界著名大学,我们怀着仰慕之情在两所大学留了影,虽说烈日当头扫了一半的兴致。
新加坡学习课程,在一所学校我们进行了英语的学习,视频动画,课堂讨论,来教授的是一位来自印度的女老师,作为纪念,每个人都与她进行了合影。
新加坡植物馆,四处都是植物的香气,各色的蝴蝶在花朵上停留,扑闪着彩色的翅膀,一只蜥蜴在绿色的草丛中匍匐前进,它的小心翼翼却被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所发现,还有一两只松鼠在树之间逃窜,或许是不愿接受闪光灯的洗礼。
(三)
鱼尾狮公园,滨海广场都让我们流连忘返,但最让我们狂欢的是在环球影城的一天。
在环球影城,刺激的游戏,可口的美食,是在新加坡之旅中我最喜欢的,让我最疯狂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黄蜂拯救我们”的游戏,这是我临时起的名字,就是将我们带入变形金刚,戴上眼镜,坐在车上,就像是一场追逐赛,不断地转换场景,来一场与狂派变形金刚的战斗,在从楼顶向下俯冲的那一刻,就有一种自己快要死的感觉,我紧紧地抓住同伴的手,把她的手抓得满手是红。
对于我们这些胆小的人来说,在小溪上玩玩漂流是最舒服的了,但也挑战了一个小型的过山车,虽然我还是惊吓连连。
晚上去看了精彩的水幕表演,巨大的喷泉,背后倒影出的唯美画像,当然还有那只巨大的凤凰。
新加坡的旅行是一场梦幻的旅行,说是漂流并不准确,但是有如漂流一般的充满趣味与半未知的冒险。现在回想起来,的确是要比当时更为美好,现在写下来都让我有再去一次的冲动。
新加坡之旅,一场奇幻漂流。
林卓点评:小标题形式十分新颖,语言细腻自然,从多种角度描写新加坡,生动地写出自己修学之行的奇幻与精彩,读着身临其境,也沉浸在曹越同学的奇幻之旅中。
新 加 坡 之 旅
林卓
出了一趟国门回来,看看街道、小区,觉得它们都是新的。街道上是稀疏的香樟,空气中多了沥青路的味道,暑气的逼人不逊色于新加坡——同样要忍着酷热穿长袖,手遮面前,抵御刺眼的阳光。
还记得在新加坡下飞机后的懵懂,闷热空气的不适,对椰子饭的目瞪口呆……而这些,被初来乍到的兴奋掩盖了。坐着巴士前往旅馆,听导游津津乐道这个国家,观街上神秘的雨树,感叹这里建筑的独到。很多事物都是新鲜的,却没有一声狂呼,只是静静地看。
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像迁徙的鸟,不停地奔走。去了滨海湾花园,看到拥有空中花园的酒店,也看到一株株巨大的“铁树”,有两棵之间架了“空中走廊”,上去走了走,发现自己的胆量远没有想象中的大,在地面上看别人轻松自如地行走、拍照,我却一步也迈不开来,透过半透明的走廊往下看,顿时吓得一动不动,蹲在地上,扶手也不敢站起来去抓。但是暑气逼人,只能一点点挪,偶尔兴致来了,拍一张照片,可更多时候是在在战战兢兢中度过,观光也是草草的,根本不敢往下看。下了走廊,腿脚也软了,却又不想放弃良好的观光机会,便沿着大湖走。走了一会,就像一株脱水植物了,包不背了,单手拎着,看到一架木秋千就迫不及待地坐上去,暂时阴凉一会儿,欣赏远处的喷泉。
小憩些许,撇下精力充沛的朋友,残兵败将般地躲进了礼品店,吹着空调,感觉舒服多了。
相比宾海湾花园,知新馆、鱼尾狮公园都黯然失色了,它们并没让我留下深刻的记忆。
让我回味了几天的,是环球影城,伴着侏罗纪世界的主题曲,奔向我最喜爱的城市——纽约。拥挤的人潮并没有将热情磨灭,我就近看了电影制作,看到熊熊大火燃烧纽约港,孤船在浪颠簸,甚至眼前的船只、招牌也从高处坠成废墟。
前前后后玩了七个项目,从最通俗的过山车,滑向了驴子的全英文脱口秀……疲惫地坐在傍晚的餐厅里,尝着可乐味的饭,捧着一杯芒果汁,看着外面依旧贪玩的孩子,仍觉得兴奋。
从另一条路回到好莱坞,此时响起了颁奖典礼的背景音乐,再往周边商店一看,到处都是奥斯卡小金人,静静地站在那里,上边写着“best
dad”“best teacher”……不得不说,我看得心潮澎湃,竟开始莫名的激动。
那天晚上,我们登上环球影城的最高峰,看到世界上最大的鱼尾狮像,虽然高到了我们目不可及的位置,可是我们一致认为这一至没有公园里的好看,施天甚至评价“像龙虾”,大笑之余再仔细看看,的确很像,漆黑的夜空下,只剩下了一对无语对天的“龙虾眼”,闪着橙色的光。——乍一看,倒也蛮恐怖的。
最后一天,我们去国际学校上了一堂英语课——挺吃力的,又去了小印度等地,收获了一盒菠萝茶,几个首饰盒,还被好心的店主赠送了一瓶冰水,心情舒畅起来。
在新加坡的机场与伙伴找了角落坐下,我却不安分地在扶梯那边一趟又一趟,看着玻璃窗外的小火车,惋惜自己没有坐成。
飞机起飞了,我努力睁着睡意朦胧的眼睛,在飞上云端前最后一次俯瞰这个国家,最后,头一歪,靠在枕头上,睡着了。
袁姝点评:本文写新加坡之旅,抓住重点,详略安排得当,写实又不显拖沓,看得出作者清晰的脑筋,文字简洁有力,有些好句似乎有几分胡兰成的味道。
苏州之旅
陈若瑜
第二次去苏州,我们班就我一个人,忽然觉得寂寞起来。
车不停的摇晃着,戴着耳机听歌的我好像与世界隔绝开来,看着旁边的人和同伴一起有说有笑,心情又低落了下来。车窗外的风景不停变换着,单曲循环着一首歌。
海门与苏州并不远,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景区,虽然只是周末,但景区的人永远都是不少的,第一个景区是个很漂亮的地方,四月,算是晚春了,但却仍然被各种的花点缀着,就这样一簇簇的拥聚着,好像是亲密的朋友。听前面的导游讲这里那些淡粉的花一树一树都是源于中国的樱花,我停下脚步。樱花,我最喜欢的花,四月,我却仍能见到她。不娇气的花,虽然被那甜腻的粉色所包裹,但依旧是脑海里那般天真美好的模样。孤身的我开始用相机记录下那副模样,满树的粉红,风一吹,会有淅淅沥沥的花瓣飘下,不多,却依旧那么像动漫里所有美好的场景,相机慢慢拉近,停留在一朵花前。是一朵开得很好的花,花蕊分明,花瓣颜色从外由内渐变着,越发淡起来,像那种身在豆蔻年华的娇涩的小姑娘,一身无邪,一脸笑意。惊觉过来的我突然发现,队伍的影子也不见了,在川流的的人群间,只剩下我一个人。
随着人群向前走的我,无神的张望着,一片很好看的郁金香丛在旁边,一个女孩子就像我一样孤身的在拍着。我有些兴奋起来,但又有些无措。她突然把脸抬了起来,是我旁边的女孩子,十五班的。一脸的可爱。我对上她的视线。“内个,你也在拍啊。”我不擅长的起了头。“嗯?嗯。”她似乎有些不解。“郁金香真的开的很好看呢!”我开始找话题。“是啊,我很喜欢郁金香呢,她虽然花瓣不多,也没有太多的好看的样子,但就是很喜欢呢。”她眼神一闪,话就这样滔滔不绝起来。我很开心,就这样找到了伴。景区很大却就这样被我们慢慢地走到了头,天气似乎暖了起来。
下午去了一个洞,穿过溶洞一条蜿蜒的小径直通向那个小山头。我对什么事都很好奇,就这样一步一步登上山头,人渐渐多了起来,一阵无措的局促感,满是人群熙攘的吵闹,我越过栏杆,爬上了栏杆前的石块,石块很大,不好爬,但是我却执意爬上,她在那里等我。
我们一起爬到了最高处,就像威风的雕塑般,站在那块最高的石头上向远处眺望,没有了栏杆的阻拦,视野都开阔了起来,果然,是那不曾见到的景色——远青山、小人家。附望,没有苏州城区的那么现代和繁荣,郊区,果然才更加的美好。人家都是密密的排列着但又好像没有规矩的散着,被远处的青山给半包着,心好像也这样澄净下来,她在那里聚精的眺向远方,嘴角微微勾勒……
回头,一派安详,一眼明媚……
林卓点评:苏州,一个优雅古朴的城市,在陈若瑜的笔下更为美丽,景美——从一株桃花看出了苏州的淡雅,从青山人家看出苏州郊区的风景秀丽,古典如画,是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