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说新语》中的酒文化
海南中学 初二(16)班 袁姝
中国是酒的故乡。关于酒的来历,众说纷纭。魏晋时期饮酒之风风靡全国。曹操作《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又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是文人,亦是政客。他青梅煮酒论英雄,还有《三国演义》中的“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他好酒,亦曾发布过禁酒令。酒在魏晋时期,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公元5世纪的古籍《世说新语》给出了答案。
一、酒是风流名士的挚爱
《世说新语·任诞》一八:“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世说新语·任诞》一九:“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强是其爱将,并州人也。”
阮籍一人一杖喝酒走天涯,功名利禄再无诱惑;山季伦身居要职而能放纵痛饮,醉后放任而为。故风流名士爱喝酒,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更有甚者,把喝酒当成一生的挚爱与追求。
《世说新语·任诞》二一:“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醉酒当歌,只愿自在潇洒到老。坦白说,这样的生活标准并不健康,有酒喝,便满足。可是豪言壮语说出口,足见毕茂世对酒的钟情。
更有甚者王孝伯。《世说新语·任诞》五三:“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王孝伯完全颠覆了传统对“名士”的定义,他以为:没什么事情,喝喝酒,读《离骚》,便算名士了。这样的定义如今看来显然禁不起推敲,太过草率,但王孝伯把“痛饮酒”作为他所谓“名士”的标准之一,足见其爱酒之深,已经把会不会喝酒上升到了艺术和潇洒风度的境界。
二、酒是文人失意时的寄托
文人好酒,久而久之,便借酒浇愁,因此可以说,酒是文人失意时的寄托。魏晋时期,最会喝酒的莫过于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了。《世说新语·文学》中最浅显直白的一篇:“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
刘伶好酒之名由来已久。因为嗜酒,酒更成了落魄时的陪伴。《晋书·列传十九·刘伶传》云:“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刘伶过得并不如意。对社会不满意,可是无法改变。故《酒德颂》表面写酒,其实写尽了文人落魄的失意沮丧。这是中国许多文人的剪影。失意时借酒消愁,是苦闷时的无奈寄托。
《世说新语·任诞》二八:“周伯仁风德雅重,深达危乱。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同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
关于酒,这则故事写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周伯仁好酒。但周伯仁为什么要疯狂喝酒?答案也在文中:乃是因“深达危乱”。周伯仁饮酒解愁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世说新语·任诞》九:“阮籍当丧母,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废顿良久。”又《世说新语·任诞》五一:“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阮籍是有名的孝子。母亲死了,阮籍伤心,可是还要大口喝酒。这样的行为不合理法,但正是伤心到极点的表现。一切看似荒诞任性的行为都是愁苦。阮籍丧母而饮酒,因为酒是愁苦时麻痹自己的最佳武器,大醉一场又何妨?王大的回答又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三、酒是政客的武器
显而易见的,有两方若想达成共识或达到目的,我们中国人通常喜欢坐下来吃一顿饭。饭毕,宾客握手言欢,目的自然达成。而这当中,融合气氛的自然是酒。《世说新语·方正》一十:“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即便一国之君,去找臣子和好,重要的话也要在“酒酣”后、暖意融融了才敢说。因为人的意识分为浅意识和潜意识,前者代表理性,后者更真实更感性。酒恰恰使人放松舒展,于是潜意识在“酒酣”时终于超越了理性,终于使人随性,易于赤诚相见。加之客气话说的差不多了,终于轮到了重点登场。故酒是政客的武器。至于最终目的达成与否,则是说话技巧与情理的问题了。
《世说新语·方正》三十:“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
明帝“会诸公饮酒”,自然不是单纯饮酒,一来为表现自己的亲和,二来更要试探大臣忠心与否,历来帝王无不精通这一手,圆滑的大臣心知肚明,唯周伯仁是例外。
《世说新语·方正》三六:“苏峻时,孔群在横塘,为匡术所逼。王丞相保存术,因众坐戏语,令术劝群酒,以释横塘之憾。”
魏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王导怎么让仇人和解?还是用酒。若推杯换盏间,一笑泯恩仇,愉快结束,那么王导又做了一回好人,二人都要感激。在政客手里,酒可以是化寒冰的武器,足见酒力量之大。
《世说新语》中的酒文化博大精深,鄙人一点薄见,不过是井底之蛙,叫人见笑了。
点评:这是一篇阅读《世说新语》后的学生学术论文,论题切口小而趣味性强,三个分论点角度正确,论述有理有据,语言充满的冷静的思辨,是一篇很规范的好论文。